管子故里,詩意潁州,有這樣一群建設者,他們團結一心,眾志成城,以“爭第一,創一流,當先鋒,促發展”為己任,用“闖”的精神、“創”的勁頭、“干”的作風,在閃閃紅星的照耀下,披荊斬棘、不舍晝夜,斬獲榮譽無數,用實力演繹著一曲動人的工地變奏曲,展現了安徽水利人的精神風貌。他們就是貝斯特阜陽無人機產業園PPP項目部。項目位于阜陽市潁泉區臨沂商城北,造價約7.65億元,總建筑面積為21.2萬平方米,合同工期2.5年,主要由各類廠房和招商運營中心等配套設施組成,是阜陽發展智能制造產業的重大項目,也是安徽水利重點項目之一。項目建成之后,將進一步發揮阜陽智能制造產業助力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”的作用,助力阜陽“智造”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,是安徽水利深耕阜陽區域市場的又一碩果。2021年度項目完成產值3.29億,完成年度目標的126.82%。截止2021年12月底,項目完成產值7.16億元,完成率93.6%,整體工程進度超合同工期13%,經初步測算項目利潤已超既定目標。 匠于心,攻堅克難打頭陣 2019年11月28日,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,經過兩年的努力,阜陽無人機項目終于解決了入庫、融資及預算超概等多種問題,具備了開工條件。然而,項目一開工又遇到了難題,工地地質為沙質土壤類型,產業園基礎形式采用預應力管樁,導致管樁無法壓入,而基坑支護形式安全系數較低,雙層地下室無法開挖,且公司現有深基坑工程房建專業人員缺乏,技術薄弱。專業人員少,就自己培養人。“無人機項目不僅要打造精品工程,更要打造成磨礪人才的黃埔軍校。”項目支部書記高祥光堅定地說。項目成立之初,項目黨支部亦同步成立,為了保障工程順利高效實施,無人機項目黨支部迅速成立了“安全創建組”“生產進度組”“質量創優組”“成本管控組”“小微創新組”五個攻堅小組,黨員任組長,對口技術骨干及入黨積極分子擔任組員。黨員帶頭、輪番上陣,“不在現場,就在會議室;不在會議室,就在項目部通往工地的路上。”這是那段時間他們的真實生活寫照。每天天蒙蒙亮,項目部就開始“活動”起來。然而,事情沒有想象中的順利,這個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團隊并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地質上的難題,項目經理李鵬飛著急上火,他先后邀請多名當地地質專家到項目研討施工方案,到兄弟單位觀摩“取經”,要求大家一邊學習規范,一邊做記錄,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都記下來,再集中研討解決。就這樣,用了大概一個月時間,最終確定下了一套基坑支護、基坑降水、預應力管樁及抗浮錨桿的施工方案。戰疫情,搶工期,迎難克變。開工后不久,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,接著又是連續多月的梅雨天氣,給現場施工帶來了重重困難。工期緊、任務重,容不得絲毫懈怠。“即使是再硬、再難啃的骨頭,我們也要啃下來。”李鵬飛作為項目經理,也是一名黨員,他總是沖鋒在前。面對疫情,項目精心部署,精準施策,上下一心投入疫情防控攻堅戰,織牢防疫網,切實保證防疫、生產“兩手抓,兩手硬”,為項目順利復產、安全生產提供有力保障;針對梅雨汛期,生產進度小組對重難點工程進行細化分解,將施工計劃精確到日,明確節點工期,實行雨天室內“拼”,晴天室外“沖”的作業模式,24小時輪班作業、爭分奪秒搶進度;以“賽”為令,“干”字當先,項目部召開了“大干100天”動員大會,與各勞務分包簽訂勞動競賽責任狀,通過真金白銀考核,群策群力攻堅,全面掀起大干快上的熱潮。項目僅用28天時間將主樓雙層地下室施工到正負零階段,比計劃提前23天;以3個月的時間實現地庫整體封頂節點目標,提前40天完成A區主樓結構封頂,提前90天完成B區主樓結構封頂。精于工,技術攻關當先鋒 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,項目黨支部設立“黨員示范崗”“黨員責任區”,黨員鄭磊所在的責任區是負責小微創新。“技術工作來不得半點浮華,接地氣才是根本”。鄭磊說道。這位來自新疆的90后黨員是無人機項目的“技術大拿”,自從來到項目部,他就一直處于忙碌狀態,女友雖然也在阜陽,離得比較近,但也是聚少離多。他總是笑憨憨的說:“我這不算啥,項目員工都這樣。”他一心撲在技術鉆研上,像一顆螺絲釘,把工作做到極致,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。深基坑施工難度很大,在沒有抗拔檢測裝置的情況下,鄭磊連夜設計圖紙,設計好圖紙之后,他只身前往廢鐵場找廢鐵制作試驗。變則通,通則達,最終成功研發出抗拔檢測裝置。此裝置采用法蘭盤與工程樁連接,減少了焊接施工工序,工藝簡單、操作便捷,為預應力抗拔樁檢測贏得了工期,使得雙層地下室在汛期來臨之前施工完畢,為地庫施工提前近一個月時間。他還堅持鉆研BIM技術、利用新技術服務生產,大大提高了工程質量和工作效率。2021年雙層地下室降水水井封堵,他又帶頭采用降水井鋼蓋板封堵施工工法,并順利通過了集團工法。目前,項目2項科研已經立項,2021年已獲得2項專利,2022年一項專利正在申報中。嚴于管,全力保障促超產安全科長武剛也是一位老黨員。項目工期緊,任務重,為了趕超工期,項目部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最多時600多人同時施工,處處都是大干快上的場面,但也加大了現場安全管理的壓力。施工現場點多面廣,人員多,高空作業多,大挖方大基坑多,最大一處挖方達1.4萬平方米,最深處12米。高支模預應力梁支撐高20米,跨度28米,安全形勢用嚴峻來形容毫不為過,武剛常常焦慮到夜不能寐。為了把項目安全工作抓好,這個退伍軍人硬是變成了“婆婆媽媽嘴”,每天給現場工人念“緊箍咒”,不管誰想“投機取巧”,他立馬“翻臉不認人”跟他們“吵架”,誰觸碰安全紅線底線,誰不遵守安全管理,必將會感受到他的安全管理“高壓電”。但是他也會有“甜頭”給大家,比如每月開展“安全行為之星”“優秀班組”及 “先進個人”評比,老老實實干活,規規矩矩防護的個人或集體就會得到獎勵,這樣“人人都是安全員”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,全員安全意識提高了,為項目安全生產打造起“銅墻鐵壁”。“上面千條線,下面一根針。”武剛帶領“安全創建組”成員以問題為導向,以安全目標責任書為抓手,將安全生產責任層層落實、壓實,使人人頭上有指標,人人肩上有擔子。圍繞安全設施及各場站臨時用電、高支模、深基坑、高處作業等各類危險源,把隱患摸清,把問題找準,把措施落實,牽住了安全管理的“牛鼻子”,堵住了安全管理的薄弱點、風險點和危險源。同時在項目黨支部的組織下,項目通過安全技能比武、安全觀摩交流、事故預防、應急演練,切實提高了應急響應能力。項目先后獲評國家級、安徽省、阜陽市安全標準化示范工地。踐于行,高揚黨旗風帆勁旗幟就是方向,隊伍就是力量。項目黨支部在積極開展談心談話的同時,特別注重人文關懷,致力于把項目打造成一個有情懷的項目部。定期為員工過生日,組織集體聚餐,關心關懷困難員工,讓員工感受到家的溫暖,體會到項目部不僅是一個辦公場所,更是他們在外打拼時的“避風港”。為治理施工現場裸土揚塵,支部因地制宜,組織項目黨員職工一起播種小麥,讓團結體驗到集體勞動的快樂,這充分調動項目黨員骨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,有效促進項目生產建設。“一個黨員一面旗幟。”項目7名黨員在黨支部的組織下,既發揮專業優勢,又發揮黨員的先進性,特別是在急、難、險、重問題面前,總會看到黨旗,總會看到黨員的身影,他們奮戰在各自的崗位上,把力量擰成一股繩,千方百計克服困難、解決問題,為項目施工排除各項障礙,在無人機項目吹響了激昂奮進的號角。項目支部書記高祥光,作為貝斯特的副總,既要分擔公司層面的職責,又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在項目支部建設上,常常合肥、阜陽來回奔波,甚至“三過家門”而不入,在團隊管理中,他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,在項目人員思想松懈的時候,他會及時為大家緊緊弦;在大家工作壓力大的時候,他會及時安排開展文體活動,確保這支隊伍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。項目經理李鵬飛以身作則,率先垂范。他總是熬最晚的夜、起最早的床,每天第一個到達施工現場進行巡查,了解現場的每一個作業環節,做到工作著力點在一線,解決問題在一線,防范風險在一線。在公司待了30多年的老黨員王來利,近年即將退休,依然干勁十足,他從不吝嗇將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傾囊相授,充分發揮好“傳、幫、帶”作用,用行動詮釋了老同志的責任和擔當。95后小伙張前俊,每天往返于項目部與施工現場,風吹日曬雨淋沒有絲毫怨言,“白小伙”被曬成了“黑漢子”。質量科的幾個小伙子總被戲稱“夜貓子”,他們白天在現場,夜晚集中學習,鉆研技術難題……他們在本職崗位上默默付出,發光發熱,快速成長。同一個團隊、同一個夢想,這支年輕有活力、有夢想的團隊,是項目部最為寶貴的財富,特別是遇到難題、碰到“釘子”后,更能識出“烈火真金”。這支年輕的隊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經風雨、見世面、壯筋骨、長才干,磨礪成長;他們以堅如磐石的信念,堅韌不拔的毅力,一步一個腳印,趟平坎坷成坦途,使得項目一個個節點從目標變為現實。勤于業,碩果累累贏贊譽千淘萬漉雖辛苦,吹盡狂沙始到金。項目先后接受時任省委書記李錦斌、省民政廳副廳長汪韌、潁泉區區委書記劉洪潔等領導視察,對項目科學高效的施工組織及質量、安全、進度合同履約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較高評價。項目先后獲得安徽省2021年度“安康杯”優勝班組榮譽稱號、阜陽市質量標準化工地、潁泉區2021年度及2019年度“優秀施工單位”榮譽稱號、潁泉區2020年度“工人先鋒號”、潁泉區2021年建筑業房建項目技能競賽團體一等獎,項目多次受到當地重點局、住建局及區政府的通報表彰;項目經理李鵬飛獲得2021年阜陽市“勞動模范”稱號及“優秀項目經理”稱號,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和人才效益。雄關漫道,任重道遠,奮戰正酣,躊躇滿懷。無人機項目即將完工,一路上他們奮斗了、奉獻了、也收獲了。未來這群敢闖敢拼的水利人將繼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,用行動詮釋黨員的初心和使命,以逢山開路的闖勁、抓鐵有痕的韌勁、攻城拔寨的拼勁,團結奮斗、勇毅前行,為公司打造國內知名城鎮建設綜合服務商做出更大貢獻,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!